近日,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印發了《關于構建“碳惠天府”機制的實施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意見》),在國內首創提出了“雙路徑”碳普惠建設思路。4月1日,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例行新聞通氣會,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、副局長曠良義結合“碳惠天府”機制建設情況,對《實施意見》進行深度解讀。市生態環境局應對氣候變化與國際合作處、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、成都產業集團大數據公司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并答記者問,市生態環境局宣傳處負責人、市環保宣教中心主任熊中茂主持會議。
碳普惠是指對公眾個人、小微企業的節能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和賦值,并建立以政策鼓勵、商業激勵和碳減排量交易相結合的一種正向引導機制?!秾嵤┮庖姟诽岢龀啥紝嫿ㄒ?/span>“碳惠天府”為品牌的碳普惠機制,并創新建設面向公眾和企事業單位的“雙路徑”激勵機制,旨在通過搭建公眾、小微企業踐行綠色低碳行為的參與平臺,凝聚共建共享的社會合力,助推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建設。
作為“碳惠天府”機制的頂層設計和基本框架,《實施意見》明確將以“政府引導、市場運作、公開公正、廣泛惠民”為原則,以“公眾碳減排積分獎勵、項目碳減排量開發運營”為雙路徑,圍繞“一年出亮點、兩年顯特色、三年成品牌”的目標,著力構建公眾低碳場景、拓展碳減排量消納方式、創新運營管理模式,力爭將“碳惠天府”打造為成都踐行生態優先、綠色發展的新名片,成為國內碳普惠機制建設的新樣板。到2022年,基本形成應用場景豐富、系統平臺完善、規則流程明晰、商業模式較為成熟的碳普惠生態圈。同時,聚焦方法學和標準制定、公眾低碳場景拓展、減排項目開發消納、運營管理平臺建設、減排量交易體系構建等五個方面,安排部署25項具體任務。
“碳惠天府”機制是成都推進低碳城市建設的一次重要探索,在謀劃設計時,還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,融入了大量“成都元素”。一是緊扣“三城三都”品牌塑造。建立低碳評價標準,引導餐飲、商超、A級旅游景區、星級旅游酒店等構建低碳生活消費場景;結合“國際會展之都”建設,組織開展大型會議活動碳中和。二是突出公園城市價值轉換。制定減排項目方法學,引導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、天府綠道、川西林盤、湖泊濕地等重大生態工程開發碳匯,以碳的屬性推動環境資源向資產轉變。三是注重自生長可持續運營。利用互聯網運營思維樹立“碳惠天府”品牌,打造“碳惠天府”公益性平臺,通過培育商業聯盟、迭代優化運營內容、提升運營服務質量,使普惠機制更具延展性和可持續性。
會上,曠良義還介紹了“碳惠天府”機制建設的最新進展。編制完成造林管護、節能改造等8個碳減排量化方法學;“碳惠天府”微信小程序上線試運行,微信公眾號累計發布綠色低碳相關推文119篇;舉辦了“女性企業家踐行低碳生活代言接力”“小小志愿者低碳先鋒行”等多場公益活動,近4千位市民參加其中。下一步,市生態環境局還將出臺配套管理辦法、發布首批碳減排量化方法學,加快推進“碳惠天府”APP開發和線上商城建設工作。
—上述圖文摘自成都市環保局官網